四间房乡大芬村的由来和《子贡赎人》的故事
| 招商动态 |2016-06-10
四间房乡大芬村
【村名来历】大芬村属纯粹迁入型村庄,相传于大明洪武六年李姓祖先李大本迁于此地,在东鸣呼之东安家落户,同期迁入的有许、白、思、汁、王等姓氏。当时没有给村子取名,皆以姓氏加拐称之为许拐、白拐、王家胡同等。随时代变迁,其他姓氏或迁出或无后,日久渐衰。李氏则后发,迄今人丁兴旺,现该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皆是李姓。李大本去世后,葬于村东北,葬之当夜陡起暴风,一夜之间形成了巨大丘冢 ,高约丈余,面积达12亩之大。故后人皆把“大坟”作为村名称之。
明嘉靖12年(1531年),滑县新任知县春游至此,因本村果树较多,又值春暖花开之季,桃李争艳。知县观景兴奋,问及村名,得之为“大坟”,心中不悦。盖以出游遇“坟”不吉,随与本村景色不符为由,改“大坟”为“大芬”。自此“大芬”村名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大芬村属上古轩辕之域,颛顼帝喾之治,尧舜禹夏之辖;周康叔公封地衞厥,衞之初都附近,宋《宅经》有云,“卫初都滑东北六十里”,春秋卫成公迁都于帝丘;秦汉属东郡白马,魏晋南北朝时归开州郡白马,隋、唐、宋、元时属滑州白马县(旧城遗址于今白道口镇韩河京村南);明洪武初,白马县废,并入渭州,七年(1374年)降州为县(滑县),该村属滑县仁寿乡潘张里;清宣统元年(1909年),滑县改为6乡16区,该村属广通区;民国时(1946年土改后期),共产党八路军为消除沙尘匪患,在解放区彰德府(今新乡市)成立了平原省,该村划归高陵县四区管辖;解放后复归滑县;1958年成立四间房乡人民公社,至今归四间房乡管辖。
【地理位置】大芬村座落于古金堤之上,位于滑县东北部距县城道口镇30公里,东邻高寨村,西连东呼村,南跨省道S101与唐尔庄接壤,西南与乡政府所在地四间房村相连,北和内黄县阿虎寨村毗邻。村内有水泥路横穿东西,向南直上省道S101,向北可达内黄,交通便利。
【人口姓氏民族】大芬村李姓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余有王、赵、徐、马、田、候、魏、史等姓。全村人口共计1646人,全部是汉族,无少数民族。
【经济】村南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村北多以花生、果树为主。2002年国家投资在村北沙丘地带进行平整开发、修路、打井、并建有千亩桃园示范区,效益可观。
大芬村桃园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逐步落实,村内私有经济也有了相应发展,四方、四万、世纪门业相继诞生,特别是1986年以来,私营经济依靠区位、交通优势,业务不断壮大,由原来的小作坊式经营到现在的流水线生产,固定资产由原来的几万元、十几万元,发展到现在的上千万资产,业务范围由原来的周边乡镇,扩展到现在的周边省市县,产值不断翻翻。
比如,2010年由李丁顺招商引资兴建的奥美特铝业有限公司,不断从上海等地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实力,该企业现在拥有固定资产1100余万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该村2015年人均纯收入5510元,为四间房乡中等偏上水平。
【教育文化】本村村民多为李氏宗亲,民风淳朴,崇尚美德,敬老爱幼,代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后即办起小学一所,自1969年到1982年又办起初中,2005年与高寨村合办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村里建有村民图书阅览室和健身运动广场,便于村民学知识和锻炼身体。
【风俗】正月十五闹花灯、吃元宵;二月二称龙抬头,煎年糕;清明节祭祖扫墓;八月十五吃月饼、串亲戚;十月初一祭祖扫墓;冬至吃饺子称温冬;腊八早上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祭灶日更换灶爷像并焚烧祷告保平安;年三十贴春联、吃饺子,放烟花炮竹,大年初一给父母长辈拜年,接着是连续几天走亲访友等等。
【古今人物】
李姓八世祖李过庭,明朝,武昌府总兵,善武能文,特别擅长工笔书画。
李姓十世祖李运程,字振蘘,前清人,武进士出身,任怀远将军,其子宁俭囊初,职北京鸿臚寺。
李一枝,清朝人,武举出身,任河南总兵。
李廷選,清朝武解元,曾随左宗棠远征外蒙,作战勇猛,升任将军。当时其一个儿子因战事被劫持未归,至今其后仍在外蒙。
李宗平(化名金思平)本村第一任农会会长,烈士。1942年外出逃荒,于山东参加革命并加入共产党,1944年冬天受上级委派秘密返乡发展党的地下组织,开展革命工作,不久成立了滑县广通区的第一个农会组织,李宗平同志1946被国民党还乡团杀害,其手段残忍,先掘双目,后零割肉,直至惨死。1947年5月村民为其立碑纪念,至今墓碑完好。
于小勇,女,1980年生,汉族,手工婴幼儿布鞋和古装裁缝传人。她自小心灵手巧,酷爱刺绣及剪贴,在上学之课余便随其祖母、母亲学刁手工布鞋的制作,在中学毕业后又专门学习了唐装制作、现代服装设计与制作等服装裁缝技术,曾师承于中国国际服装大师赵子良,深得其真传,取得了一整套的布艺设计制作经验,被乡间群众誉为“神衣裁缝”、“童鞋专家”,其作品婴儿布鞋也被誉为“龙凤童鞋”。
【特产】该村主要特产有:四间房蜜桃(亦称大芬蜜桃)、龙凤童鞋、中国传统古典名装。
1、四间房蜜桃。相传唐宋时期,四间房(五呼镇)一带蜜桃、柿子、尖嘴杏、大枣等林果已享誉邺城、汴梁一带,后因黄河泛滥,兵荒战乱、朝代更替,行政区划变迁等多种因素影响,使传统柿子濒危(目前虽得到发展,但与传统柿子相去甚远),大枣传入内黄,尖嘴杏也失去规模,仅四间房蜜桃目前尚具一定规模。近年来,在滑县财政局,四间房乡政府共同扶持下,兴建了高科技林果示范园,四间房蜜桃种植技术才得以小范围推广。“无限黄沙桃流蜜,高高黄岗杏溢香。”的夕日景变成了现在平坦坦的千亩桃园。其中四间房蜜桃的主要产区在四间房乡大芬村,热诚的大芬人欢迎您“赏千亩园桃,品四间房香”。其蜜桃生产技术传承人李兴恩、李兴磊、史保恩等诚邀各地客商订购四间房果品,到四间房千亩果园浏览观光。
2、“龙凤童鞋”。“龙凤童鞋”是该村于小勇在学习传统婴幼儿布鞋做工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婴儿、儿童鞋帽制作技术,并入刺绣、剪贴等工艺,承袭隋唐以来之传统工艺,集当代布艺众家之长,所独创的婴幼儿布鞋手工制作技艺。手工婴幼儿布鞋手工制作技艺。仅婴幼儿布鞋样式就多达100多个品种,有的古韵幽绝,有的与时俱进,有的古今结合,浑然天成。例如:其设计制作的十二生肖童鞋可谓一绝,其动物形象形神兼备,活灵活现,人见人爱,给人一种韵味悠长、雅趣横生的享受。龙凤童鞋做工精细,博取众家之长,可谓巧夺天工。
3、中国传统古典名装。唐装、宋装等中国传统古典名装是该村巧手裁缝于小勇采用传统手工和现代缝纫技术,其选料、裁缝制作过程非常讲究,一件衣服往往需要1 0多道工序,耕时费用,做工细腻,尽展中国古典服装之神韵。2002年以来,其设计的服装先后被多家戏剧剧团和仿古酒店、宾馆定做。例如:洛阳的“枫叶宾馆”、重庆“富娇宾馆”、鹤壁“宝马(集团)大酒店”及濮阳市豫剧团等所用传统古装皆由于小勇设计。于小勇因嫁夫生女,没有时间,且家庭经济困难,故最近一直未能如愿创业,只是在家小打小闹。即便如此,其另一绝活儿“龙凤童鞋”则别有天地,仅濮阳市就有十几个点销售其手工制作的多种童鞋。据了解,其童鞋在濮阳市百姓生活广场、濮阳婴幼游泳馆等销售场所深得广大消费者好评。
【文物古迹】村东有孔庙遗址一处。
【村中故事】
村东孔庙由来
本村村东原有一座孔庙,相传卫国国主康叔公的后人子贡(姓端木,名赐)拜孔子为师,学业大成之后,便于现在庙址附近办学收徒,边传道授业,边奉养老母。
此期间,东边鲁国有一道律法——凡是有见到鲁国人在他国沦为奴隶者,自己垫钱将其赎回,可从鲁国领取赏金报酬。很多被人当做牛马使唤的鲁国人奴隶因此而获救。
子贡也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却不去接受赏金,鲁国上下听说这件事后纷纷称赞他重义轻财。子贡也觉做了善事而不求财物回报是更高的善举,因此十分得意。
孔子听说了这个消息,却十分生气,对子贡说:“你作这件事实在愚蠢啊!”子贡既委屈又疑惑,不懂孔子为何骂他。孔子说:“你还不明白道理啊。你只看到了眼前方寸,却看不清大局整体。我告诉你你的失误在哪里,鲁国人被人赎回,赎人者领取应得的酬报,这是平衡的规矩道理。奴隶获救,救人者也被人称赞,也能得到应得的酬劳。现在你把它打破了,日后人们赎回奴隶,若领取赏金,可能会受到别人的嘲笑,被当做贪财之人。若不领取赏金,虽然会得到称赞,但却会白白蒙受金钱损失,鲁国富翁少,平民多,许多平民是难以承担这些损失的。这么一来,救了奴隶后,要么被人嘲笑,要么自己蒙受损失。长此下去,大家恐怕都会故意对受苦的奴隶视而不见,谁还愿意再去救人呢?
子贡听完,羞愧不已。
子路又救了一个溺水的人,被救的人很感激,要送一头牛给他,子路收下了。孔子听说之后,非常高兴,说道:“从此之后,再见到溺水的人,必定人人奋力相救。”
从此以后,子贡与子路交往便更加密切了,其师孔子也曾多次周游至此亲临指导,之后孔子去世,子贡深感老师恩德,以木雕刻孔子之像供于堂上,以备自己及其弟子参拜。由此沿袭后人筑房立庙。逢年过节众人上香敬拜时代相传。至隋、唐、宋时庙院内外占地尚达数十亩,明清时占地仍有三十多亩,有诸多道士入住,他们颂经文、习农桑,自食其力。民国初期尚保存庙院一座,大殿正房三间,偏房十数间,松柏树数十棵。民国期间战祸连年,庙院变成废墟。现由村民募捐盖小庙一间,绘孔子画像于布上,节日期间悬挂庙内,前往拜祭供奉焚香者甚多。
天齐庙(蚂蚱庙)由来
亘古至今,大凡受世人尊崇者,必有功德,修庙献祭受世敬仰。
殷周大将军黄飞虎,功高盖世,恩泽万民。北朝季文帝时期,百姓修天齐庙,以此方式来纪念他。庙宇兴盛于隋唐,到宋代时期,由于兵荒马乱,历经千载曾几度重修。宋朝时因黄河决口,庙宇被洪水淹没。明朝再次重修。至解放初期,天齐庙仍占有土地四十多亩,主房六间,偏房不计。现今大芬以及附近的西呼、东呼、北呼四村轮流做东,于每年正月十七日起大会,唱大戏三日,周围村民庙会云集,走亲串友,并用各种祭品敬拜“将军”。
天齐庙现今又称“蚂蚱庙”,缘由元朝末年,战祸四起,黄河两岸中原百姓几乎被赶尽杀绝。明朝建立之后,于洪武六年开始从山西大量移民于此,其中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来的一批移民,历经千难万险,于洪武七年行至林州时,人已十剩其三,当年正月十三日到达天齐庙,正月十七日在此抓阄把移民由此分派到四方,分手之前相约每年的正月十七日在此相依,以叙悲欢离合。
该年夏秋,河南蝗虫泛滥。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大量百姓纷纷来到天齐庙祈求天神保佑。结果,洪武八年,蝗虫消失,年景好转,人们认为这是天神显灵。因此人们把“天齐庙”叫做“蚂蚱庙”,每逢正月十七日前来敬香,形成现在的“蚂蚱庙”大会。
村党支部书记:李丁顺
村委会主任:李建党
供稿人:李兴月 供稿 刘宏伟 整理
四 间 房 乡
“武侠村”—四间房乡陈庄村—小洪拳的传承
四间房乡曹村:曹操的粮仓?
滑县故事:国共北呼之战~
手机人人都有,有人用它聊天,有人用它上网,有人却用手机赚到了钱!
概帮,我县最具影响力的微营销体系。加入概帮,让你原本空闲时间,产生价值。
现诚招各村~~庄主
(有实体店优先)
概帮,专注微营销